武術作為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它的傳承與發展一直受到國家及民間的廣泛關注。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為了在青少年中傳播武術,相繼推出過推動武術進校園的措施。
近日有消息稱,武術已正式被列入中考范圍!
改革后的考試內容
2020屆改革之后,統一考試將包含4大類共計21個項目:
第一類項目:長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游泳(男、女生均為200米)、4分鐘短繩;
第二類項目:50米跑、立定跳遠、實心球、跳繩、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游泳(25米);
第三類項目:墊上運動、單杠、雙杠、橫箱分腿騰越、武術;
第四類項目: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網球、羽毛球。
? ? 本次中考改革將直接影響2020屆畢業生,也就是說,現在的七年級學生,以及更小的年級都是中考體育變化后受影響人群。
? ? 有學生和家長疑問:21個項目都要考嗎?當然不是的。不需要每個項目都考,四大類每類只考核一項,學生可自行挑選自己擅長的項目。
新政策解讀
某中學專業體育老師對中考體育新政策進行了解讀:
(一)考試部分改革解析
? ? 對于普通學生來說,選擇變得更為廣泛,是有利的。
? ? 對于體育特長生來說,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也是好事。
? ? 對于體育老師來說,種類的增加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高的水平。
? ? 對于政策層面的意義來說,為了體現國家對中學生體育的重視,提升項目種類的靈活性,達到使學生考試與自我興趣相結合的目的。
(二)考核評定解析
? ? 總分不變,校內日常考核15分,校外統一考試15分。
? ? 體質標準測試數據化采集為了更好的監測和評估中學生群體的體能情況。
? ? 強調每年數據是為了督促學生將學習與體育鍛煉勞逸結合,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武術進校園的意義
武術教育之所以被很多家庭所認可,源于武術的“德”會從小就給孩子帶來優秀的品質。
孩子在練武術中第一個學習的內容不是踢腿打拳,而是言行舉止。這是因為一個武術人的行為規范體現在方方面面,武術更是一種青少年兒童的修行,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孩子堅持不懈的品質,培養孩子百折不屈的性格,這些都是決定孩子未來人生成就的內容。
練習武術能夠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和培養學生的人文品德修養,樹立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和人生觀,培育學生們的民族精神;還能夠培養學生們創新精神和良好的競爭心態與學生們的整體思維,從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隨著中考體育考試改革的進行,家長對孩子綜合素養的重視,以及國家大力推廣武術等傳統文化,武術青少年培訓或迎來重大轉機。